有副业你就闷声发大财
未经作者授权禁止转载
本文共1022个字,预计阅读时间需要3分钟。
小文和小雨都是公司技术部的员工,由于技术部的同事中,他俩年龄比较相近,所以平时关系还不错。去年八月份的时候,一个偶然的机会,小文开始接触自媒体,并逐渐入行。收益渐渐有起色。
春节前的一天,小文和小雨在办公室闲聊,说到过年了各种开销增多,经济压力大。小文见办公室没有其他人,觉得和小雨关系也比较好,就告诉小雨说做自媒体还不错,因时间自由,也不会耽误上班,找到方法收益也还行。她的本意是想帮帮小雨,让他也有个”副业”,多一份收入。
小雨很感兴趣,当着小文的面就下载了app,准备大干一场。可是,做自媒体的朋友都知道,一般都有长则两月短则一月的新手适应期,在这个期间是很难有什么收益的,这一阶段主要是写作者熟悉平台规则,与平台相互适应,取得各项权益。由于小雨写作能力一般,加上又没有耐心,一心想着一夜暴富,在做了半个多月没什么收益后就放弃了。
春节后,疫情毫无征兆地来临。单位开始实行轮流值守,其他人在家办公。因春节期间小文随男朋友回了省外的老家,按规定应该在家隔离14天。当她在工作群里向领导说明这个情况,请求领导等她的隔离观察期满再排她值班时,小雨竟在工作群里以开玩笑的口吻说”你别是以隔离为借口在家写文章创收吧!”弄得小文好不尴尬。而单位的其他同事也因此都知道了小文在做自媒体的事。
在工作中,我们常会发现,当领导和同事知道了你有副业之后,氛围会变得很奇妙。这主要是以下三个原因。
1.收入上的嫉妒心理。人都有嫉妒心理,”不患寡而患不均”。同事之间,主业的收入大家都差异不是太大,可是当同事知道你有副业收入时,就难免嫉妒,觉得大家都差不多,凭啥他只有一份收入,而你能有两份收入?
2.工作任务上的失衡心理。同一单位、同一部门的同事之间,在承担工作任务时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。你承担得多一些,需要他做的可能就少一些。因此,当同事知道你有副业之后,即使是正常的工作安排,他可能也会在心里想,你是不是在工作上承担的任务少花的精力少,心都用在副业上了。而你少做的那一部分,可能领导都安排给了他,也就是说,他被迫承担了更多的工作任务。
3. 工作失误的牵连心理。如果一旦工作出现差错或失误,造成的原因可能仅仅是一个沟通上的误解,或者一时的疏忽。但领导和同事的第一反映可能就是你有副业,心思都用在了副业上,没有用心工作。这对你而言是很为不利的。
因此,职场中,与同事的关系最好就控制在工作关系,”有副业你就闷声发大财”,不要把自己的一切信息都告诉同事,否则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