珠江啤酒搞副业主要是为了辅助主业
未经作者授权禁止转载
本文共1553个字,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分钟。
近日,珠江啤酒发布了2019年年度报告(以下简称“年报):2019年完成啤酒销量125.79万吨,同比增长1.48%;营业收入42.44亿元,同比增长5.06%;归母净利润4.97亿元,同比增长35.77%。
珠江啤酒2019年年度报告截图
行业增速放缓
目前,中国啤酒行业进入总量缩减、结构优化的调整期。2019年,中国啤酒行业共完成啤酒产量3765万千升,同比增长1%。(资料来源:国家统计局;统计口径: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全部工业法人企业。)
珠江啤酒的年报也提及了中国啤酒行业近年增速放缓的情况,从其近三年的业绩就可以看出:2017年营收37.64亿元,归母净利1.85亿元;2018年营收40.39亿元,归母净利3.66亿元;2019年营收42.44亿元,归母净利润4.97亿元。
珠江啤酒的主营业务为啤酒生产销售以及啤酒文化产业,年报显示,2019年啤酒销量125.79万吨,同比增长1.48%;啤酒文化产业实现利润总额3667万元,同比增长16.32%;研发费用投入1.68亿元,同比增长17.34%,占营业收入比重3.96%。
同业竞争激烈
行业整体增速放缓,但同业竞争一如既往地激烈。由于消费者对啤酒新鲜度的要求较高,啤酒产品运输成本高昂,啤酒具有明显的区域性销售特点,有一定的销售半径,在销售半径以外与当地啤酒企业竞争将处于不利地位。珠江啤酒的啤酒销售市场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南市场,虽在华南地区市场占据较高市场份额,但在全国范围内的市场份额受青岛啤酒等一线品牌的冲击。
来看看行业龙头青岛啤酒的成绩单:2019年共实现产品销量805万千升;实现营业收入279.8亿元,同比增长5.3%;实现归母净利18.5亿元,同比增长30.2%。
为了提升竞争力,珠江啤酒近年来一直努力提升自己的高端品牌定位,其年报显示:以珠江纯生为利润增长点,以珠江0度为规模拓展点,以雪堡、精酿、原浆等高端特色差异化产品为效益突破点,产品盈利能力持续提升,2019年,中高端产品占比达90%,吨酒毛利同比增长19.15%,比销量增长率高17.68个百分点。 尽管珠江啤酒十分努力,从它的啤酒吨价低于青岛啤酒来看,消费者似乎并不买账。
副业瞄准房地产
跨界、搞副业是大势所趋,珠江啤酒也不例外。
2019年8月,珠江啤酒发布公告称:公司目前正大力推进广州总部自留土地的开发项目,该项目是公司推进啤酒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载体,项目建成后大部分为自用,小部分会对外出售,因此该项目涉及房地开发经营及相关投资业务。为推进项目顺利实施,现拟增加经营范围“在国家允许外商投资的领域依法进行投资;企业自有资金投资;房地产开发经营(主题公园,别墅除外)”。公司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将围绕啤酒酿造和啤酒文化产业展开,以辅助、促进主业发展为目的。
也就是说,珠江啤酒搞副业主要是为了辅助主业。年报显示,2019年9月,珠江啤酒完成了总部开发项目的土地出让金缴纳,项目正式进入建设阶段。
高层变动
2019年11月16日,珠江啤酒发布公告称:根据公司经营需要及人事安排,王志斌于2019年11月15日向公司董事会提出辞呈,辞去公司副董事长、总经理职务。辞去副董事长、总经理职务后,王志斌仍为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,并已于当日被选举为公司董事长。鉴于公司新总经理尚未聘任,王志斌将继续代为履行总经理职责,代履职期间自本议案通过之日开始,至公司聘任新总经理或另行指定人员代行总经理职责之日止。
2020年1月,珠江啤酒发布的公告显示,黄文胜被聘任为公司总经理。
高层变动是否预示着珠江啤酒的战略走向也会发生变化?2020年,新型冠状病毒对国内外经济形势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冲击,啤酒行业也面临了重大考验,珠江啤酒的表现如何?即将出炉的2020年一季报会给出答案。
作者:乒乓一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