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展副业可以有很多选择,只要有能力有眼光
未经作者授权禁止转载
本文共2966个字,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分钟。
朋友的弟弟去年大学毕业,先是参加公务员考试没有考上,后来通过家乡事业编制考试进入了体制内。
不过考的是最基层的乡镇事业编制,上班后被分到了农牧中心。刚上班是还带着刚进入体制内的欣喜,可是工作一年来,周末说不休息就不休息,驻村扶贫每天入户的都是贫困户、低保户,单位吃住条件更是不用说。
现实工作条件、工资收入、发展前景等情况随着工作一年有了了解之后,他开始迷茫了,这才一年,最低服务期还有四年,工作生涯还有三十几年,难道我就一辈子这样了吗?
确实,乡镇工作是体制内最辛苦的层次,不管是事业编制还是公务员,工作内容都差不多,既要做好自己的站室业务工作,又要包村抓好脱贫攻坚、环境整治等中心工作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,上级部门单位所有的工作最终落实都要在乡镇,所有事情乡镇都有属地管理责任。
当前乡镇干部不管是公务员还是事业编制,白加黑五加二可能是常态,而且提拔晋升空间有限,所以出现迷茫困惑很正常,但乡镇事业编制真的就没有出路了吗?
当然不是,乡镇事业编制未来出路大体来说有两个方向,一是辞职离开体制,二是在体制内争取突破,下面分别分析。
综合评估个人理想追求和外部环境条件,慎重决定是否辞职离开体制
体制内就像是围城,里面的人想出去,外面的人想进来,但出去容易进来难。有离开体制取得更好成就的,也有离开体制后悔的,那都是“别人”,自己的事情还是要自己慎重选择。
首先,要尽量客观的确认个人理想追求。明确自己想要什么,想过怎样的生活,这是最重要的。综合分析个人性格特点、理想追求、能力倾向、学历专业等,衡量辞职再就业或创业能否有竞争力。
如果觉得自己想要高成长高收入的工作,而且具备这方面的能力素质,那就毫不犹豫选择辞职;如果觉得自己追求稳定有保障,适合竞争力相对较小的工作,那就暂时留下,争取体制内的其他出路。
其次,要全面分析外部条件是否能让自己辞职。这个主要看两个方面,一是家庭能否支持辞去事业编制工作,并且能够承受辞职再就业可能带来的变故;二是看自己计划辞职后的行业整体薪酬水平、竞争大小、发展前景、招聘就业等情况,分析自己是否适宜辞职。
选择辞职离去,要谋定而后动,切忌冲动裸辞,且宜早不宜晚。
如果分析目前工作各种发展出路前途都不好,个人又觉得乡镇事业编制工作无法忍受,有能力另寻机会,那就当机立断,尽早做出选择。
但也要知道体制内工作辞职容易回来难,要做好准备再辞职,切忌冲动裸辞。
一是辞职前要尽量做好准备工作。比如先投简历看看面试情况、准备一定的储备金、争取家人的支持等等。千万不要冲动裸辞,事实证明,冲动裸辞的,后来后悔的居多。二是如果决心要辞职,建议越早辞职越好。拖得时间长了,现在体制内的工作会消磨你的激情和冲劲,而且在没有相关工作经历的情况下,年龄越大再就业越难,体制内工作经验在企业几乎等于零。
二是如果决心要辞职,建议越早辞职越好。拖得时间长了,现在体制内的工作会消磨你的激情和冲劲,而且在没有相关工作经历的情况下,年龄越大再就业越难,体制内工作经验在企业几乎等于零。
选择留下就要调整好心态,寻找工作的可能出路,争取尽早突破。
乡镇事业编制工作在体制内来说,确实是付出和收获最不平衡的人群,但也有很多体制外的人想要而不得呢。
所以身在其中,也要放平心态,认真对待工作,努力求得改变,对得起工资,也才能有更多机会。
一般最低服务期五年(含试用期)要求:服务期内不得借调、调动、参加公务员考录、公务员遴选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等。但也并不是就只能等待服务期满,服务期内在原单位提拔是不影响的。小众大致归纳总结了乡镇事业编制的几种出路。
最好的出路:争取提拔事业副科级或提拔副镇长转为公务员。去年以来,各省区都在逐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,大部分地区乡镇机构改革中乡镇事业站室中心都进行了整合,设置成了副科级事业单位,也就是说以后乡镇也有事业副科级了。所以乡镇事业编制第一选择是争取提拔事业副科级。
第二是提拔副镇长转为公务员。各地区的乡镇事业编制干部符合一定条件,在乡镇换届时可以提拔为副镇长转为公务员,这样不但编制转变了,而且将来提拔晋升空间和机会也更多。
虽然这个出路能实现的人是少数,但各地区事业编制提拔副镇长的比例都在逐年加大。目前小众所在地区差不多每个乡镇都有1-2名副镇长是事业编制提拔起来的,比例还是不小的。所以要尽早了解当地的提拔条件,尽早向这个方向努力。
比较好的出路:争取调动到县直单位。这是大多数乡镇事业编制想走,且比较可行的出路。一旦调回县直单位,工作会比乡镇清闲很多,离家也近了,职称晋升一般也更容易。虽然各地区乡镇干部调回县直都普遍挺难,但每年还是会有为数不少的乡镇干部调到县直单位。
虽然要求服务期内不得借调、调动,但实际上有很多地区的县级单位都会临时借用乡镇干部,等到服务期满能调动时再走调动编制手续。所以如果有借调县级单位的机会一定要积极争取,并尽最大努力留下。
最低成本的出路:考取高层次或同层次的公务员。这个是乡镇事业编制最应该尽早努力的方向,并且是最容易、成本最低的改变途径。虽然受最低服务年限的限制暂时没办法报考,但是不能放弃学习,这样才可能期满就很快考取高层次的公务员,最低也可以考取乡镇层次的公务员转变身份。
公务员考试一般要求35周岁以下,服务期满应该还有几年考试的机会。既然是事业编制,按照现在逢进必考的情况也是考试进入的,应该有较好的公考基础,一定要努力趁35岁之前趁早考取公务员。
最实际的出路:尽快晋升中高级职称。不管是现在单位,还是服务期满能调动到县直单位,都要尽快争取机会评聘职称,越早评聘高一级越好,因为这个直接关系到工资待遇,涨工资总是最实在的追求。
小众所在地区的事业编制工资比公务员的要高一些,副高级职称工资赶上公务员处级了,虽然不是领导职务,但是工资待遇并不差。而且将来职称改革方向是评聘结合,一定要争取尽早评尽早聘,高级的职称将会越来越难评。
无论哪种出路,以下两个能力早学习早受益。
首先,好好学习写材料。现在体制内单位都缺少写材料的笔杆子,如果能有比较好的写材料水平,虽然会辛苦些,但无论公务员还是事业编制,对个人将来发展写材料是最有好处的能力。
一是有利于在现在单位的提拔重用;二是能有更多机会调动到县直单位。如果目前工作涉及不到写大材料,就从写政务信息开始。
小众一个朋友刚到乡镇工作时就认真学习写政务信息,每天向上级报送,一段时间后,在各级报纸和媒体上发表的多了,就有很多县直单位主动想调过去的机会。所以写材料是体制内机关单位最需要的能力。
其次,发展副业提高收入。如果没有条件和勇气辞职,不管在体制内走哪条出路,工资收入都是只能小康不能小资,所以就要想办法发展副业,不管怎样提高收入都是最需要,也是最实惠的事情。
发展副业可以有很多选择,只要有能力有眼光,没准能闯出一片不一样的天地。当然也要做政策允许的副业,比如公务员写作就是允许的。
写在最后
即使乡镇工作辛苦、没有前途、看不到希望,也不能消极对待,一定要积极应对,寻找改变的可能机会,只要思想不滑坡,办法总比困难多。
努力争取不一定会有很大改变,但是一定会有改变;但自暴自弃随波逐流,就真的只能在乡镇麻木的虚度整个职业生涯。
欢迎关注独善者众也,1年创业、2年企业、8年体制内工作经历,专注分享职场成长策略,解答体制内外工作困惑。欢迎讨论,提出您的意见。